你如何评价本次面试?

2012-01-12 13:39:32    《中外管理》   我要评论0   我要收藏   
打印
你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向面试官提出问题,但一定要讲究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切入的角度,切入的火候,顺其自然,而且步步深入。

  文 / 景素奇

  面试中,有时面试官会问候选人:“你如何评价本次面试?”至少我经常这样问候选人。面试官问这个问题通常基于三个条件:一是面试行将结束;二是候选人表现很不错;三是候选人应聘的是综合性或需要应变能力的岗位。

  面试官为何要问这个问题?

  其实这是一道附加题。总括起来有以下八个原因,测试候选人的四度(是指求证这个人能力的真实程度、切换思维频道的反应速度、切入问题的角度和自我认知的深度)、三个能力,及思维模式。

  第一,求证能力的真实程度。其他问题,候选人可以准备,而这个场景话题,候选人只能即兴回答。通过这么一个很有现场感的、充满变化的、不确定性的、非常难以把握的问题,看候选人的回答,来判断候选人的高度。而且还可以再探一下候选人的另一座山峰,即印证专业领域以外的高度,是持平、超越,还是低于,都要通过这个问题来求证和测试。

  第二,切换思维频道的反应速度。前面都在问一些非场景话题,几乎都在一个思维频道里,陡然问一个现场感非常强的话题,看一下候选人能否快速把思维频道切换过来。

  第三,切入问题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有很多角度,概括起来有三大角度:第一评价自己,第二评价面试官,第三评价双方互动情况。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不同的思维习惯。

  第四,自我认知的深度。无论候选人从哪个角度,都能测试出候选人的自我认知程度。

  第五,补缺的能力。给候选人一个机会补充,把还没有发挥出来的亮点再展示一下。给候选人一个自由发挥的机会,是面试不可或缺的环节。

  第六,现场的把控能力。

  第七,总结概括能力。真正的总结概括能力在这个情景问题中将得到充分验证。候选人能否把现场感知的东西进行高度的概括总结,把自己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通过几秒钟的简短思考概括抽象出来,确实是一个考验。

  第八,考察候选人的思维模式。由于候选人思维模式不一样,突然一问,其回答会体现候选人的思维模式。如回答“感觉不错”、“挺好”等等,这是形象思维,即把感受说出来;如回答:“我用三个收获来评价今天面试,第一、第二、第三……”按结构顺序来回答,这叫结构性思维,又叫逻辑思维。

  候选人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想好后再答

  这个问题是相对开放的问题,一定要想好后再答。无论你是形象思维,还是结构性思维,一定要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过一下脑子。尤其是形象思维者,千万不要信口说出。仅凭感觉回答是不行的,面试官会强行把你拽回逻辑思维体系中来,开始追问:“你为什么是这种感觉?”“你今天面试感觉好在哪几个方面?”“你说今天很有收获,都有哪几点收获?”等等。你就得快速说出来,不然你就会立即陷于被动境地。

  如果是逻辑思维者,也要注意支撑问题的论据是什么。比如你回答:“今天面试我有三个收获。”当你把第一、第二、第三回答完后,面试官很有可能接着追问。如果你说:“第一个收获是我跟您学到怎么面试。”那么面试官就会追问:“你谈谈跟我学到了面试哪三方面?”你说:“第一,您问问题的方式。”面试官会追问:“你认为这种问问题的方式好在什么地方?”面试官这样一连串的追问,会真正地考察你的快速反应能力、总结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回答问题的角度、认知问题的程度。

  清楚在此想展示什么

  由于这是开放性话题,所以展示内容的主动权在自己。展示的内容不一样,回答问题的切入点和角度就不一样:是评价面试官,还是评价自己,或者评价双方互动情况。这完全看自己想展示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

  评价自己,展示亮点。比如:你想利用这个问题的机会补缺,你就要从评价自己的表现切入。你可以这样回答:“今天我对自己的面试表现打80分。”如面试官不接话,你立即可以说:“失掉的20分是,第一个10分是什么什么,第二个10分是什么什么。”你就趁机把想要补充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这就是补缺的智慧。或者说:“我整体上还比较满意,其中有两个不满意的地方。”这种情况下,面试官通常都会问有哪两个不满意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立即把话题转到表达自己的业绩、特长方面。补缺其实是补优,是智慧的表现。

1 2

图文推荐

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

独家策划

更多
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支付方式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8005112号    公安部备案: 44030602004322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7-2024 iChina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