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没落”:对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启示

12年前,中华网作为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家打着china.com进军美国市场的公司。但是12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不是中华网拔得头筹后辉煌的业绩成果,而是中华网投资集团向法院提交的破产保护申请,这一消息使其股价当天直跌50%以上…[详细]

 

 

 

如今,最初的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在国内已奠定了其综合门户网站地位,中华网却最终没能撑住走上了“没落”。 昔日“中国”代名词为何会濒临破产?而它的“没落”又给中国互联网行业带了什么启示?

观点博弈
曾经的“互联网一哥”
曾在资本市场辉煌一时

中华网的成功不可复制

China.com,一个域名支撑一个公司12年的传奇,它的成功不可复制。

一、不可复制的运气

二、不可复制的背景

三、不可复制的中国概念

四、不可复制的罪与罚…[详细]

坐拥极品域名 曾一路高歌

1999年,中华网曾在资本市场辉煌一时。它顶着国家“脸门”一样的标志性域名“china.com”登录纳斯达克。在其上市当年的11月份,因中美达成WTO准入协议,以“互联网”与“中国”这两个炙手可热的象征身份自居的中华网应声上涨,一天之内股价被推高75%。赶上了互联网史上最大泡沫的尾班车,中华网迈出了其开拓者式的步伐,攻城略地,在异国他乡掀起一番风云。

同年7月首发上市便圈得8600万美元,2000年1月再发新股上市,随即从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募资3亿美元,同年3月,在Tom.com上市的第二天,又将旗下香港网分拆上市,募得13亿港元,约合当时1.7亿美元,以至于其账上一度累积了5.6亿美元的现金。当年风光,可谓一时无两,颇具里程碑式意义…[详细]

作为彼时中国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华网此时又成为第一家申请破产保护的赴美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这12年的“生死”轮回不禁令所有人唏嘘不已。

申请破产保护,中华网的“陨落”之谜
中华网的黑色星期五

受困“对赌协议”申请破产

让中华网不得不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是公司在一桩官司中败诉并负担巨额赔偿。中华网(CDC)早期可以说是资本运作的高手,但与Evolution的恩怨也要追溯至5年前的一次资本运作。

CDC集团在2006年重组完毕,正式划出CDC软件、CDC全球服务、CDC游戏和China.com四块业务。同年11月,CDC集团发售1.68亿美元可换股优先债券,并成功吸引到12家机构投资者购买,其中一家就是Evolution Capital。而外界后来才知晓的是,这其中隐藏了一场“赌局”,CDC发行可转债时与机构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其中一项约定就是CDC集团旗下子公司CDC软件和CDC游戏要在2009年11月13日前完成IPO。

2009年8月,CDC软件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资5760万美元,但是CDC游戏没有上市成功,CDC集团输了这场“对赌”。2010年Evolution Capital和CDC集团之间打起了官司,纠缠了一年后,法院判决CDC集团必须向Evolution Capital支付高达6540万美元的赔偿,这直接导致CDC集团申请破产保护…[详细]

创始人叶克勇难辞其咎

叶克勇比张朝阳、丁磊投身互联网还要早,1995年叶克勇创办中华网,获得新华社注资,拿到china.com的域名,由雷曼兄弟牵线,获得美国在线的入股,其在1999年赴纳斯达克上市之前即拥有6000万美元资金,上市之后市值一度超过50亿美元。在朋友眼中,叶克勇政商通吃,人脉甚广。可是据了解叶克勇很少跟互联网业内人士打交道,热心结交高官。只是个不折不扣的“资本掮客”,他只是扮演资本交换的角色,没有做到资源整合。

叶的带领下,中华网上市12年来,只是不断重复着收购—包装—分拆上市的套路,甚至一直未能有清晰的商业模式。麦健陆在自己撰写的《十亿消费者》一书中提到了这段往事,说他从叶身上学到了中国官僚寻找资金的一种新模式,即大张声势,然后上市。正是这样的“资本运作”,造就了中华网这样专注于“孵化”的公司,最后却什么都孵化不出来 …[详细]

主业务不明确 缺少核心竞争力

China Venture分析师万格表示,中华网投资集团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少核心竞争力,虽然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尝试通过收购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但由于缺乏对收购对象的准确判断,没有为公司带来创新的收入增长点。

著名互联网专家刘兴亮表示,对于中华网投资集团发展到今天如此尴尬的地步并不惊讶。在他看来,CDC集团最近几年一直没有核心的主业才是公司最致命的打击…[详细]

盈利模式遭市场抛弃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唐欣表示,中华网主要的盈利模式还是依靠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而CDC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向企业收费的IT服务以及游戏运营的收费服务。从1996年成立中华网公司起,到2011年的中华网集团,其业务范围一再扩大,从最开始的门户网站,到软件制作、再到网上娱乐及互联网服务等等,让人应接不暇,但这一再扩大的业务范围并没有使公司获得上升的市值,反倒陷入业务的不断流失 …[详细]

中华网海外“溺水”启示
互联网以产业为核心持续发展

签订对赌协议时目标不宜过高

很多做互联网的人,希望在商业上不赚钱,为的是去赚资本市场的钱。但中华网的例子说明,这样的结果,总有一天要破灭。

事实上,在国内市场上,对赌失败的案例早已有之,蒙牛、永乐、太子奶、碧桂园等一系列教训一再警示。一旦中国上市公司在对赌协议的风险控制方面露出破绽,很可能会被做空者利用,给公司带来双倍风险 …[详细]

资本市场学会用业绩说话

“中华网有一定的负面代表性。资本市场关系比较好,上市早,但是上市之后业务不能延续。市场是很现实的,投资者很快就能发现问题。”商业观察家陆新之指出,投资人更加关心企业的业务能力,而不仅仅是以他上市的早晚来判断。  

资本市场是个很市侩的市场,要懂得用业绩说话,每年有增长盈利,资本市场才不会跟你为难 …[详细]

以产业为本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

业内人士分析中华网业绩之所以大玩“过山车”,是其发展方向不明,盈利模式不清晰,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而中华网遭遇到的困境也触痛了许多赴海外上市互联网公司的神经,并给他们一个借鉴和反思。

和君说,产业为本、战略为势、创意为魂、金融为器。如果不抓紧时机及早建设自己的根据地市场,不结合自身资源条件趁早在某个细分产业上取得绝对领先优势并适时建立壁垒的话,有很大的可能会在社会发展中被淘汰。而那些当年因为某种机遇而建立起来的市场,企业如果不去持续的创新和稳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然被别的新进入企业所攻占。企业要是不想有朝一日步中华网的后尘,就应该对“产业为本”有一清晰的认识和提前进行战略规划 …[详细]

企业要学会自救

中国在美上市企业自去年年底卷入借壳上市和财务造假的风波之后,信用危机越演愈烈,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26家中国公司从美国三大市场停牌或者退市。

股价大跌、交易稀缺、卷入司法调查、成为做空者的目标……种种坏讯息令许多中国企业对在美国上市感到迷惑和恐惧。如何挽救中国概念股,重新树立中国企业形象,赢回投资者信心?中国企业家该如何应对在美的“寒冬”?

增强自救意识:中国上市公司维权委员会联席主席、美国律师郭智慧表示,简单地说,中国企业自救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做好融资定位。二是改善公司内部管理和加强信息披露制度。三是建立与投资者良好的沟通机制。   

分享经验和资源:中国企业家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分享和传授经验教训和融资资源,提高抗风险意识。高靖波说,选择正确的融资资源是上市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

期望中方监管介入:除了企业自救之外,中方参与对中国企业境外恶劣舞弊行为的监管和协调,有利于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深入净化中国资本市场的理念,加速恢复中国企业在美摆脱信用危机的步伐。 …[详细]


中华网的“没落”,留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和警醒。做企业的,业务才是核心,离开了核心其它的都是空谈。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支付方式
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 2005-2011 ichinaceo, All Rights Reserved
总裁网所有(C)2005-2011